近日,襄阳大力电工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配备出产项目,在甘肃省酒泉市正式启动。
该项目计划占地232亩,总出资126亿元,主要建设年产2G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电堆、电气控制体系、输送体系、集成辅助体系、产线配备等出产制作项目。
当时,跟着储能工业的开展,钒电池逐渐成为电化学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是继锂电池、氢电池、钠电池之后的又一位电池范畴新贵。
人跟着储能职业的开展,我国钒电池企业正在迈向初步商业化阶段。业内人士称,受益于资源、安全性、环保性和政策等方面多重优势,全钒液流电池的装机规划将实现跨越式增长。
证券研究所曾测算,突击2025年我国钒液流电池储能新增14.2GWh,装机功率3.5GW,渗透率20%,对应市场规划297亿元。
2022年4月,海德股份与中钒储能、我国科技签署了协作协议,拟一起出资建立公司,推进钒矿资源整合、高纯钒冶炼等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工业项目开发。
2022年11月,钒钛股份公告称,公司与国电投西南院、大连融科签订《战略协作协议书》,各方就一起加强全钒液流储能工业前沿关键技能使用,推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使用的推广和商业模式创新达成战略协作意向。
但当时钒电池工业链不行完善,缺少规划化出产带来的红利,相关技能难点也有待打破。据了解,钒电池初始出资成本约为锂电池的2倍,相同电量下钒电池的体积一般要比锂电池大5倍以上。
而在资源方面,我国虽然是钒资源大国,但在需求爆发之际,受资源开发程度、产能建设周期等因素的影响,钒资源供应依旧存在不确定性。